一部关于童年焦虑的温情电影
2019年上映的日本电影《不想长高的孩子》由新锐导演山田洋次执导,童星出身的佐藤健与天才少女演员桥本环奈联袂主演。这部聚焦儿童心理健康的作品在第43届日本电影学院奖中斩获最佳影片、最佳导演等四项大奖,更在国际儿童电影节上引发广泛讨论。影片用细腻的镜头语言,讲述了一个关于成长恐惧的现代寓言。
当身高成为噩梦
小学五年级的翔太(佐藤健饰)突然发现自己开始快速长高,这本该是值得高兴的事,却成了他最大的恐惧。因为父亲(小日向文世饰)曾说过:"长得太高会被选中参加篮球社,受伤退役就像我一样。"这个无心之言在敏感的孩子心中埋下种子。影片跟随翔太的视角,展现了他用各种荒诞方法阻止自己长高:偷偷把牛奶倒掉、在门框上做标记、甚至尝试倒吊睡觉...直到遇见转学生小葵(桥本环奈饰),一个因为矮小而自卑的女孩,两人截然相反的烦恼碰撞出一连串令人啼笑皆非又鼻酸的故事。
角色解析:孩子眼中的巨人世界
佐藤健塑造的翔太完美呈现了儿童特有的逻辑思维——将偶然关联当作必然因果。他对手掌大小变化的敏感,对体检数据的恐惧,都让成年观众想起自己童年那些"毫无道理却无比真实"的忧虑。而桥本环奈饰演的小葵则像一面镜子,她的"想长高"执念与翔太形成奇妙对比。最令人动容的是体育老师田中(松重丰饰),这个看似粗犷的男人用"我小时候因为矮小每天喝三杯牛奶,现在却成了最爱篮球的人"的亲身经历,温柔地解开了两个孩子的心结。
社交媒体上的真实回响
"看到翔太偷偷在门框上画身高线时哭了,这不就是我小时候怕黑不敢上厕所的样子吗?孩子的心事从来都不是小事。"——Twitter用户@育儿日记
"导演太会拍了!用身高这个具象指标表现抽象成长焦虑,篮球场那段蒙太奇,所有被迫'长大'的成年人都破防了吧"——微博用户#电影心理学
"本以为是个儿童喜剧,结果哭湿三张纸巾。建议所有觉得'小孩子能有什么烦恼'的大人集体观影反省。"——Instagram影评人cinema_therapy
成长这道必答题
《不想长高的孩子》最珍贵之处在于它没有给出"正确解法",而是让观众看到:每个孩子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理解世界。当翔太最终明白"长高不是惩罚,篮球也不是宿命"时,镜头扫过他再也没碰过的门框标记,这个细节胜过千言万语。或许我们都曾是某个意义上的"不想长高的孩子",而这部电影像一剂温柔的安慰剂,提醒我们:成长焦虑从来不需要被立刻"解决",只需要被认真"看见"。
发布者:,转转请注明出处:/dianying/715.html